《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本期目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共建专栏)
●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
中国共产党哲学基础的探索与形成
李维武
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美国卡尔逊上尉对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及认知
胡德坤 卢晓娜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关联
刘怡达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究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
荆世群
哲学研究
马克思对洛克财产权理论的定性与继承
段忠桥
神人交互的精神辩证法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机制
陈赟
语言学研究
语文现代化的内涵及当代使命
赵世举
“言可复也”究竟谓何
杨柳岸 杨逢彬
政治学研究
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
俞可平
美国国家战略传播机制的特征及特朗普政府涉华战略传播
李格琴
国家能力与国家概念再审视
张禹
经济学研究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万晓琼 王少龙
互联网联合贷款:理论逻辑、潜在问题与监管方向
胡滨 范云朋
农村儿童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研究
王春超 林俊杰
法学研究
● 聚焦民法典时代的民商法理论与实践
《民法典》视域中不动产买受人的法律地位——以“执行异议复议”的修改为中心
冉克平
《民法典》对产权保护的完善与发展
石佳友 高郦梅
论文摘要
中国共产党哲学基础的探索与形成
作者:李维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中国共产党人最初对哲学有着不同的看法,进而以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和中国共产党的哲学根据,再而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唯物史观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毛泽东由此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由本体论移至认识论,创立“实践论”哲学体系,使辩证唯物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具有了正确的思想路线,形成了自己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毛泽东
中国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美国卡尔逊上尉对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考察及认知
作者:胡德坤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
卢晓娜(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
摘要:受美国总统罗斯福之托,美国海军上尉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在 1937 年底至 1938 年间两次造访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先后参观了山西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以及绥远、察哈尔等地。在跨越数千公里的漫长行程中,卡尔逊详细记录了在中共抗日根据地的见闻及感受。他对中共抗战有了客观而深刻的认识,并将考察结果以信件形式直接呈报白宫。作为首位到访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国军官,卡尔逊的观察信件为美国高层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中共及敌后战场。卡尔逊认为,中国人民的抗战必将取得胜利,中国共产党会成为抗战的主要动力。他还预言:中国的未来是属于中共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国家力量的源泉,中共使中国有了成为世界伟大强国的希望。
关键词:卡尔逊;抗日战争;抗日根据地;中共抗战;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宪法关联
作者:刘怡达(湖南大学法学院)
摘要:为了回应执政党提出的政治命题,修宪者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规定在国家根本制度条款中,这使得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有了更加丰富的宪法意涵。在国家根本制度条款的规范结构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的形式呈现,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中国的具体样态,这极大地拓展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制度中的作用空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由此可以纳入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并写入条文,在增强社会主义制度之包容性的同时,也确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恪守的政治原则。由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要素,“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禁止性规定亦可用于规制破坏党的领导的行为。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宪法》;国家根本制度 条款;建党 100 周年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
作者:荆世群(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源于对中国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反思和改革,后者是以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为蓝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逻辑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突破苏联模式、确立中国道路的历史轨迹及其关键环节,主要体现为从“两个凡是”到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传统现代化道路向新型现代化道路三大历史转变及其富有历史纵深的整合逻辑,由近及远地根植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探索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斗争史以及中华民族文明史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深刻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国与世界互动的世界历史进程,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
马克思对洛克财产权理论的定性与继承
作者:段忠桥(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是为私有财产的正当性做辩护的理论,它包括前后衔接的四个论证,即基于人类生存的论证、基于劳动的自我所有权的论证、基于不损害他人权利和利益的论证、基于使土地增值的论证。马克思把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定性为一种为基于个人劳动的私有制辩护的理论,并批判地继承了其中的劳动的自我所有权思想。在关于资本主义剥削的论述中,马克思从工人是自己的劳动力所有者这一前提出发,说明了资本主义剥削的产生、本质及其不正义;在关于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论述中,马克思以生产者对自己劳动力的所有权为前提,说明了按劳分配的进步性及其两个弊病。
关键词:洛克;劳动的自我所有权;马克思;财产权理论
神人交互的精神辩证法与黑格尔历史哲学的机制
作者:陈赟(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
摘要:启蒙以来,内在性与超越性的分裂使人与世界内在化了,失去了神性的光辉;上帝则因其彼岸化而成为奥秘。黑格尔以精神的概念重新定义上帝,耶稣基督死后复活的象征成为其思想资源和深层背景。精神兼摄神人,它意味着一种双向的运动,即人的上升与神的下降的统一。黑格尔进一步实现上帝与世界的和解,世界历史祭坛上发生的民族更替与文明盛衰等等,不再被视为毫无意义的无常变化和无谓牺牲,而是精神在世界中以受难方式自我训练,进而至新生的方式。“出埃及记”构成犹太—基督宗教对历史的处理,即将历史视为从世界历史中的逃离,以期达到上帝之再临的期盼;然而这样的上帝只能居住在灵魂中而不能展现在历史中,黑格尔以精神的客观化能力连接灵魂与世界,离开世界的上帝不再具有合法性,以此方式作为精神之象征的上帝被引入国家及其伦理生活中,人不是在个体之内的体验中而是以成员身份参与伦理共同体的生活,才能见证上帝之显现。作为黑格尔式“上帝”自我确证的场所和方式,世界历史表现为精神通过世俗历史中的受难而自我训练,进而上升至新纪元的辩证历程,换言之,是精神借助民族和文明的肉身的更替而获得新生的一种曲折方式。
关键词:精神;人与神;上帝与世界;黑格尔;世界历史
语文现代化的内涵及当代使命
作者:赵世举(武汉大学文学院)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人把语文现代化看作一个内涵固定的历史性概念,而随着中国语文现代化阶段性任务的基本完成,人们一般不再关注语文现代化问题。然而,时代发展迫切需要语文现代化与时俱进、担当新使命,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语文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澄清误解,开启新征程。语文现代化不是一种静态模式,而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回顾世界语文现代化历史可知,语言现代化的宗旨是不断满足时代对语言文字的需求,核心任务是不断改善和提升语言文字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及人高效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以促进社会发展。语文现代化有若干层面,其核心是确立与时俱进的语言观念和提升服务时代需求的语言能力。在当今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我国语文现代化的重要使命是推进语言文字事业转型发展和“六化”建设,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新作用。
关键词:语文现代化;语言文字事业;语言服务;现代性;转型发展
“言可复也”究竟谓何
作者:杨柳岸(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杨逢彬(上海大学文学院)
摘要:《论语·学而》“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朱熹释“复”为“践言”,为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采纳。孙晓春认同何晏所释“信近于义”谓“信非义也”,“言可复也”谓“出言反复”,以为《论语译注》解读错误。杨、孙所提供两则《左传》的书证(僖公九年、哀公十六年)全同。“践言”实为塙诂。其一,书证的归纳证明,先秦典籍中“近于......”,指与前者近似,并无“不是前者”的言下之意。其二,《左传·僖公九年》“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孔颖达疏:“意能欲使前言可反复而行之,得爱惜身命不死乎?”书证的归纳证明,“能欲......而......乎”句式中“而”前后词语所表之义美恶相反。如此,“复言”只能是“践言”而不能是“出言反复”。其三,孔疏“反复而行之”谓“践言”。书证的归纳证明,“反复”作状语指“多次”;作谓语、宾语才是“反复无常”。其四,《国语·晋语二》记载同一事件的“岂能欲行吾言而又爱吾身乎”对应《左传·僖公九年》的“能欲复言而爱身乎”,可证“复言”即“行吾言”,也即“践行吾言”。其五,《国语·楚语下》谓“复言而不谋身”“爱而不谋长”“直而不顾”“皆有其华而不实者也”“爱而不谋长”“直而不顾”可归纳为“美而恶”,因此才“华而不实”,“复言而不谋身”亦当循此例,故“复言”只能是“践言”。这说明,当几则故训解释不同时,或当故训、文例产生矛盾时,应当主要依从文例。而孙先生采纳的何晏注,没有得到文例的支撑。
关键词:复言;言可复;践言;出言反复;审句例
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
——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
作者:俞可平(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
摘要:在迅速的城镇化进程中,中国涌现了一批特大型城市。至 2020 年底,中国人口在 500 万以上的特大型城市已达到 17 个。特大型城市在中国的崛起,既有基于人口自然聚集效应之上的必然性,更有其促进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特大型城市不仅存在着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各种“城市病”,而且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治理难题,如城市的功能定位、城乡一体化、新移民的户籍管理、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由于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特大型城市的治理创新不仅直接影响其本身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引领着中国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特大型城市在克服治理难题方面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难得的成功经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需要吸取深刻的教训。特大型城市未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它们如何通过城市治理创新推进城市治理的现代化。
关键词:特大型城市;城市分类;城镇化;城市治理;国家治理
美国国家战略传播机制的特征及特朗普政府涉华战略传播
作者:李格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摘要:经过历史实践和机制构建,美国国家战略传播形成了以下特征:用战略传播理念统领各部门信息活动,以全政府、全社会模式进行舆论引导和动员,用意识形态价值观包裹战略目标,制造连环议题进行持续性议程设置。伴随着美国对华战略转型的加速,特朗普政府加紧部署涉华战略传播活动:“锐实力论”在全政府、全社会式的传播路径下,成功进入美国媒体议程,从而影响受众议程;借助新冠疫情的全球暴发,特朗普政府围绕新冠疫情“中国责任论”组建国际反华联盟,推出法律追责、病毒溯源、中美脱钩等连环议题,持续恶化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煽动全球受众对中国的敌意。面对美国的战略传播和舆论施压,中国需要从安全战略的高度做好思想和行动准备。
关键词:美国战略传播;锐实力论;新冠疫情;特朗普政府涉华战略;中美关系;国际舆论
国家能力与国家概念再审视
作者:张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阿什中心)
摘要:关于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研究很多都建立在批判西方国家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西方学界对国家能力本质的主流认知经历了国家自主性到基础性权力的转换。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抽象的国家分解为具有一致性的行动者或制度组织,突出其中一种属性对国家能力产生和运行的作用是常见的国家概念操作化方式。然而,这种简化操作不应该遮蔽国家能力研究中关于国家性质、要素的具体论述。合理地扬弃西方国家能力理论需要重视以下问题:历史化、情境化地阐释国家概念中的制度—行动者二重性;重视国家权力向国家能力转换中关于国家价值取向的预设;关注公共利益与国家机构利益的一致性;正确看待“人”对制度的纠偏。
关键词:国家能力;国家概念;国家治理;价值取向;制度化;制度纠偏
中国居民家庭的消费趋势及特征
作者:万晓琼(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
王少龙(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摘要:为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便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通过将中国居民家庭依据流动性约束和人均家庭净资产情况分为四类,利用 QUAIDS 结构方程可以分析中国居民家庭 2010-2018 年的消费趋势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第一,2010-2018 年四种类型家庭都经历了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其中富裕类家庭高收入群体也在增多,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消费提升更为明显。第二,中国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整体呈现升级态势,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医疗负担仍然较重。第三,2014-2018 年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教育文化的消费占比随市场价格的上涨而增加,表明这些消费缺乏弹性。第四,从支出弹性来看,家庭用品、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表现出 “奢侈品”特性,表明中国居民家庭愈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第五,四种类型家庭中,富裕和非流动性约束的家庭在家庭用品、交通通讯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小,而在教育文化方面的支出弹性更大,表明这类家庭也更加注重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政府应致力于稳定提升居民收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度、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的放矢地提振整体居民消费,为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增添动力。
关键词:家庭消费结构;收入分布;QUAIDS 模型;支出弹性;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
互联网联合贷款:理论逻辑、潜在问题与监管方向
作者:胡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范云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摘要:作为金融科技时代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联合贷款在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互联网联合贷款的实质是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以实现信用资本化收益的一种途径,其风险并不在于互联网平台对于金融业务的深度介入,而是源于新型金融业务自身的特性及其与当前监管模式的错配,即难以找到对于互联网平台进行有效监管的抓手。因此,在基于宏观审慎视角加强互联网联合贷款业务合理性与风险控制机制监管的同时,还需着眼未来,构建基于资金与数据双要素的监管体系,为新时期金融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空间。
关键词:互联网联合贷款;平台经济;数据监管
农村儿童认知能力与非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研究
作者:王春超(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
林俊杰(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农村儿童这两种能力发展的关系尤其重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学校的跟踪观察和田野实验,考察农村学龄儿童期初非认知能力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因果关系,可发现:儿童期初的非认知能力(主要是外倾性和严谨性)对其认知能力发展影响显著,而且对较长时期认知能力的影响要比对短期认知能力的影响更大。其中,期初外倾性水平越高,儿童短期的认知能力越强;在较长时期,严谨性水平会显著促进儿童的认知能力发展。上述效应在儿童性别等不同特征群体中具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儿童期初的外倾性主要通过课外交互来提高短期的认知能力,严谨性主要通过成就动机来影响较长时期的认知能力。
关键词:认知能力;非认知能力;发展关系;人力资本;儿童教育
《民法典》视域中不动产买受人的法律地位
——以“执行异议复议”的修改为中心
作者:冉克平(武汉大学法学院)
摘要:不动产买受人执行异议之诉涉及买受人、申请执行人以及债务人三方利益的权衡,实体与程序交织,效率与公平互现。“执行异议复议”赋予不动产买受人与商品房消费者优先于债务人的金钱债权人的法律地位,无法透过事实物权说、法律物权说、中间权利说以及物权期待理论进行正当化阐释,是司法实践为回应长期以来不动产登记现状而采取的合乎实质正义的权宜之计。随着不动产登记制度的确立,在执行异议之诉时应当废除一般买受人排除强制执行的法律地位,保留商品房消费者在法定条件下享有足以排除强制执行的民事权益,以保障住房消费者的生存利益。在借名购房的情形中,尽管房屋的所有权归属在实体法上存在较大分歧,但在程序法上基于执行异议之诉的实质审查原则,借名人对被执行标的享有的权益足以排除金钱债权人的强制执行。
关键词:执行异议之诉;不动产买受人;不动产登记;物权期待权;商品房消费者;借名购房;《民法典》
《民法典》对产权保护的完善与发展
作者:石佳友(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高郦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摘要:《民法典》的颁行是落实“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的重大举措。保护产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产权保护的范围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民法典》为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作出了贡献:一方面,改进了产权保护制度的规则,对产权确权、产权流转、 产权分配、产权利用、产权救济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深化了产权保护制度的原则,同时丰富了这些原则的涵义。作为产权保护核心原则的公平原则应当包含主体 之间、代与代之间、历史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公平价值。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需要以《民法典》 为中心。从实践逻辑出发,健全新时代科学的产权保护制度,应当重点关注完善经营性资产 产权保护、民生性资产产权保护、资源性资产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数字财产权保护。
关键词:《民法典》;经营性资产产权;民生性资产产权;资源性资产产权;知识产权保护;数字财产权;公平原则
扫描二维码 阅读全刊电子版
点
阅读原文查看电子期刊